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61章 她男朋友

遇玲和江博玉都对文昌楼这个名字感到很熟悉。

遇玲熟悉是因为,听过她爸在爷爷的葬礼上说过文昌楼,而江博玉是单纯觉得这个名字熟悉。

遇玲道:“那我们走吧。”

2人开车,不到5分钟就到了文昌楼外面的巷子里。

渡口镇不复繁华,不是旅游旺季,千年古镇平日里车和人都不多,开车一路直行上来就到了。

文昌楼在上唐街的商铺里面,2人下车,经过巷子,看到了里头占地宽广的文昌楼。

围墙很高,除了能看到冒尖的欧式建筑,其他什么都看不见。

文昌楼的外墙已经斑驳脱落,门口的保安亭也没有人,大门紧紧锁着,好像很久没有住人了。

遇玲道:“我记得我爸提过,说这家人出国了,现在定居在国外,这个房子应该被闲置了。”

江博玉看着文昌楼,脑中突然闪过搬柚子的画面。

“我好像记得有人在这里搬柚子……是三红柚,我在巷子外等着,好像是在担心谁。有个男的拦着车上的人不让那人离开,他好像是叫……”

江博玉这么一提,遇玲立马接道:“赖堂!”

“对,是赖堂!”江博玉皱眉,“可是我记不得他的模样了。”

“我的记忆里也是不认识他的,应该是我们来到85年后认识的。”

2人都感受到了,每当他们走过1个地方,都会想起点什么,虽然记得不多,都是些细碎的片段或画面,但至少证明故地重游是有用的。

“那我们再去看看68号的商铺吧,这家店是现在渡口镇的唯一1家‘繁书’。”

渡口镇人口流失太大,90年代开始,大多数的年轻人都开始往外寻找机会赚钱,而赚到钱后,大多都把家都安在了外地。

渡口镇只剩下些老人和留守儿童,而留守儿童长大后,也一样再离开渡口镇。

现在还留在渡口镇的人,连繁华的时候人口爆满的10分之1都没有。

所以渐渐的,渡口镇的‘繁书’只剩68号了。

现在68号的员工,几乎都是后面招来的几批员工,一直留在‘繁书’成了老员工,平日里依旧还住在楼上的宿舍。

老员工里,其中有大多数是见过裕玲的。

所以看到遇玲和江博玉出现时,都不约而同地叫了出来——

“裕玲老板!”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